藏龍臥虎網

創新,打開新質生產力大門的鑰匙

轉自:北京商報

進入兩會時間,新質生產力成為北京謀劃未來發展的一大關鍵詞。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,明確提出要著力發展壯大高精尖產業,致力於成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發動機。

過去一年,新質生產力賦能千行百業,在實踐中形成了對首都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、支撐力。

在海澱,太空與地麵手機直連的“翼陣合一”衛星技術難題接連被攻下,“人工智能+”落地應用碩果累累,北京商業航天新突破不斷;在北京城市副中心,六大支柱產業和三大未來產業形成集群發展態勢;在亦莊,百億產業基金設立,助人形機器人加速湧現……

向“新”而行的北京,高科技發展活力滿滿。新質生產力推動北京產業結構優化,使經濟發展從傳統模式向智能化、綠色化、高端化加速轉型,也為北京在全球經濟競爭中贏得優勢,樹立起科技創新高地的城市形象。

新質生產力,是相對於傳統質態生產力而言,大多由運用新技術的承載,而傳統產業也可以透過數字化轉型升級,形成新質生產力。

由此可見,新質生產力輻射範疇不僅包括前沿及顛覆性技術、未來產業、戰略性產業,還涉及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。

北京作為科技創新中心,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最大優勢無疑是創新。

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今年經濟工作時強調,要“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”。在確定重點任務中要求,“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,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”。

科技創新,是打開“新質生產力”大門的鑰匙。2024年,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成效明顯,北京地區獲評國家科學技術獎58項、占全國28.7%,高被引科學家達431人次,居全球城市首位,躋身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全球百強科技集群前三位;國家高新技術企業、國家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、獨角獸企業數量均居全國各城市首位。

科技創新是產業創新的決定性前提和關鍵性支撐,而產業創新是科技創新成果轉移轉化的落腳點。高質量發展並非高高在上,其成果應該在供給端得以實現,讓需求端得以滿足。讓廣大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,獲得不斷更新的商品和不斷提質的服務,進而享受高質量發展的紅利。

2025年,北京將通過發展新質生產力,進一步打開首都經濟發展的新空間,從而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形成的產業高地,讓創新產生的“變量”成高質量發展“增量”。

北京商報評論員 陶鳳

最后编辑于: 2025-07-05 07:50:03作者: 藏龍臥虎網

相关推荐